一、源起
二十世紀的哲學曾歷經一次哲學革命,即是所謂的分析哲學(Analytic Philosophy)運動,其認為傳統哲學所探討之內容與問題,是由於對語言之誤用,故改採分析哲學之方法探討教育問題,開啟所謂「教育分析哲學」。

二、分析哲學之意涵
1.代表人物有謝富勒(Sheffler)、皮德斯(Peters)、赫斯特(Hirst)。
2.知識論─藉著對語言的掌握,企求了解真理之意義。
3.形上學─認為傳統之形上學陳述,不具認知意義,應將整體化為部份,逐一剖析、檢視。
4.道德論─黑爾(R.M.Hare)是後設倫理學的典範,他認為道德論述之形式有二特徵,其一是具有指導行為(guide conduct)之特性,其二是普遍性(universal),黑爾之理論被稱為規約論(prescriptivism)。

三、分析哲學對教育哲學之影響
1.Sheffler運用分析教育口號、隱喻描繪教育概念
2.Peters教育人之探討
3.Hirst博雅課程之理念
四、分析哲學於教育上的應用
1.促使教育工作者審視許多教育術語,為教研的專業層面提供精確的基礎,促成批判的態度。
2.使教育工作者面對各種問題時,能從傳統成規中走出
---
(by《教育哲學》,台北:師苑、自己= ="這東西不太簡單 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y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