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認識Bourdieu(布爾迪厄,1930-2002)

Bourdieu是當代最著名的社會思想家之一,他整個社會理論研究的活動,持續以建構一個反思的社會學為中心。1930年Bourdieu出生於法國西南部的鄉下,1954年,畢業於法國的菁英學校,但是他的出身背景使他與法國知識菁英階層格格不入,並對當時高等師院在知識上的權威主義趨勢深為反感。

貳、Bourdieu 再製理論的基本概念

Bourdieu的再製理論是龐雜的概念與理論結合而成的理論系統,以下從habitus 、field 及capital 三個概念切入,來認識Bourdieu的再製理論。

一、habitus(習性)

habitus 是Bourdieu 的再製理論的中心概念之一。Habitus 一詞為拉丁語,有人認為habitus 是表示外在行為、教育和個人努力的影響下而固定下來的行為、生存方式和持久的稟性。Bourdieu 認為habitus 是經過培養的處事的方式,使得行動者產生各種各樣的實踐,這些實踐在臨機應變、不斷創新的情形下,足以與挑戰和回應相配合,它不是一種刻板的展開儀式。

邱天助(2004)認為habitus 的形成與改變來自下列的基礎:

(一)社會化機構的生存心態

社會化機構包括家庭、學校、教會等等,對個體habitus 的形成而言,家庭社會化過程尤為重要,孩童往往承諾襲上一代的觀點來看世界,由家庭習獲的habitus,接著構成學校經驗的架構基礎,再經學校加以轉化,乃成為以後經驗知覺的基模。

(二)社會環境的客觀條件

個體的habitus 會受到自己生存的社會環境客觀條件所制約,包括物質條件與社會條件。因此, habitus 是對其生存的社會客觀條件不斷調適的產物。Bourdieu強調的客觀條件重視空間位置,行動主體由於社會空間的位置不同,而具有不同的habitus ,也就是透過不同社會位置所經驗而習獲的知覺基模系統、實行的理解、認知和評鑑結構亦會有所不同。

(三)個體的歷史經驗

habitus 是個人在歷史經驗累積的沈澱物,並且內化為心理結構的持久性系統。Bourdieu 的habitus 不是宿命論的,個體對於世界的理解具有主動性,建構自己的世界觀,但這種建構處於結構的限制之下。

周新富(2005)認為habitus 的作用有三:第一是營造品味、言語、穿著、儀表等生活風格的差異;第二在促使個體適應客觀環境;第三是鞏固文化和社會再製的結果。

二、field(場域)

Bourdieu 將field 界定為行動者在各種位置之間存在的客觀關係所組成的一個網絡(network)或建構(configuration)。場域的特性包括:場域不是機器也不是系統、場域是權力競爭的場所、場域如同經濟活動的市場體系、場域是行動者的遊戲場、不同場域具有同型對應的關係、場域之間具有相互滲透性。以概念的發展而言, field 乃源自「社會空間」的概念。Bourdieu 認為,人類活動的目標在於各種不同資本的累積和獨佔,以維護或提升在場域中的地位。因此社會生活本身即是一種持續的地位鬥爭,而每一field 乃成為衝突的地方,由於場域中每一行動主體,都具有特定的份量和權力,因此場域也是一種權力的分配場。

從建構的觀點而言,Bourdieu場域的建構係以客觀關係的結構為基礎,以解釋具體的互動形式。並以此思考工具應用到各種不同的場域。 Bourdieu認為所有的場域在結構和功能都具有異體同形的現象,具有明顯的啟發作用,而得以類比。依此種方法,對涉及不同宇宙實證研究的理論原則,不同場域的歷史和結構法則,可以高度的類化(generalization)和形式化(formalization)。

三、capital(資本)

Bourdieu 的capital 這個概念是來自古典經濟學和Max 的觀點,認為資本是一種具有生產力的資源,其本質是勞動的累積,人們會在特定的場域中,利用某些資源來展開實踐行動。

Bourdieu(1986)提出四種不同形式的資本:經濟資本(economic capital)、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象徵資本(symbolic capital)。

(一)經濟資本

經濟資本是由不同生產的因素、經濟財產、各種收入、各種經濟利益所組成的。不同的社會經濟資本具有不同的特性,農業經濟中的經濟資本遵從於往年收穫相關的特殊規律;資本主義中的經濟資本則要求嚴格的合理化估算。這種資本可以立即、直接的轉換成錢,而且可以財產權的形式予以制度化。

(二)文化資本

文化資本是孩童在社會化過程中從家庭繼承而來,有人繼承了豐富的所謂菁英文化,如上流文化的語言及生活方式,另一些人則繼承了所謂低層次文化。文化資本通常具有世代相傳的特性,在某種情況下,這種資本可以轉換成經濟資本,而且可以教育資歷的形式予以制度化。

(三)社會資本

社會資本是由社會關係所構成,個人或群體因有相對穩定且一定程度上的制度化互動關係網絡,逐漸累積而形成的資源總和。所以社會資本就是指人際關係。在某種條件下,這種資本亦可以轉換成經濟資本,而且可以崇高頭銜的形式予以制度化。

(四)象徵資本

象徵資本在所有資本形式中具有最抽象的特質,往往因使用的脈絡而有不同的詮釋。在文化上有顯著的如名望、地位、權威是象徵資本,因此,實際上,象徵資本同時具有感受不到和感受得到的性質。

參、文化再製理論意涵

Bourdieu的文化再製理論探討統治階級如何微妙地運作「象徵暴力」(symbolic violence)以維持社會階級的區分,傳遞與再製符合統治階級利益的意識型態與物質結構。Bourdieu的論點在提醒教育學者應該體驗擁有不同 habitus 的學生在文化資本的獲取上,受制於象徵暴力的影響,會由文化再製的現象導致階級的再製。

Bourdieu在《教育、社會、和文化的再生產》(Production: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一書中指出,權力者在隱藏其權力關係時,賦予社會以意義,並且把這些意義合法化。尤有甚者,權力者還會把權力關係增添象徵性的力量,其結果則是造成每個時代的主導文化總是圍繞在統治階級的文化上,而這些主導性質的文化會保障其文化再製機制的順利運行,使統治者的地位更趨於穩定。當然,文化再製的產生必須建立在人類的「誤認」(miscognition)之上,而形成人們誤認的主要工具就是教育,因為教育行動基本上就是反應支配階級的利它會一再灌輸文化財貨不均等的分配理念與支配階級的文化習性學生,使學生自然接受學校所安排的教育行動,達成文化再製的目是以學校體系的合法化權威乃是社會不平等現象的重要因素。

肆、文化再製理論對學校教育的啟示

一、學校應辦理親職教育活動,提升家長文化資本

學校應扮演社區文化中心的角色,開放學校的資源,硬體方面如圖書室、電腦教室等,以提供社區及家長學習成長的機會,而學校的師資也可以善加運用,如開辦親子英語共讀、外籍人士認字班等,藉此,提升民眾的文化素養,消弭家長在文化資本上的差距。

二、給予各類學生成功的機會

學校應該以較為多元的角度與多元的評量方式,盡可能給予不同階級出身的學生相同的成功機會。不可否認的,在升學主義高漲的時代中,學術成就常常是用來形容學生成功或失敗的重要指標。傳統學科常被視為是宰制階級的代言人,傳統學科成為宰制階級主流文化的傳聲筒,對出身不利的學生來說,傳統學科刻畫出來的「願景」,往往只是一種錯誤的意識,一種不存在的神話。學校一方面更加鞏固了主流社會的既有控制權力,另一方面使無聲的壓迫以一種不斷再生產的霸權形式持續的進行。職是,改善之道在於如何重新定義學童在學校內的成功或失敗。是否傳統學科的重抽象、尚紙筆之內容或評量方式應有所調整?透過課程統整規劃與多元評量方式的採行,或將有助於使學校提供更多的成功經驗,使學校教育所扮演的「排除」角色降低,讓勞工階級子女也有向上流動的機會。

三、針對文化不利學生給予積極性的差別待遇

學校教育為實現教育機會均等,落實社會公平正義,應秉持著「To treat equal equally,to treat unequal unepually」的精神,給予不利文化的學生積極性的差別待遇,如申請教育優先區計畫、攜手計畫等,以實際的行動,幫助相對弱勢的學生。

四、教育人員應具備反思的能力

長期以來教師做為被政治意識型態操弄的工具,及社會階級再製的「共犯角色」而不自知,服務於主流階層宰制者所宣稱的官方知識(official knowledge)之意識型態未加以反芻與深思,而犧牲了弱勢族群的利益。所以,教育人員不止應扮演一位「傳統知識份子」(traditional intellectual)的角色,更是一位「轉化型知識份子」(transformative intellectuals),培養轉化知識的能力,以抗拒潛藏在政治、經濟、文化、階級、種族、性別之間的霸權主義與不符合公平正義的原則;能堅守自己理想的知識份子,忠貞於自我理想與信念,不畏懼權勢的脅迫,運用反省批判的態度,探索真理,揭發不平等;更要具備課程設計的能力,不能簡化教育只是傳遞知識的工作,要深入反省自己工作的道德和政治意義,還需結合學校內外團體的力量,轉化不合理的社會結構,為社會大眾及出身不利兒童傳遞不同的聲音,以緩解勞工家庭兒童再次失速掉落文化再製的漩渦。如此才能落實課程改革,達到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最終鵠的。

五、多元文化教育觀點的課程編排

以往學校的課程內容,總是以漢人的文化為設計的出發點,如果教育的內容是以漢人的價值觀為主要依據,那也只是在教導其他族群成為漢人而已。有鑒於此,學校所傳遞的課程內容應該包含多元文化教育的觀點,適當的融入各族群的文化與特色,讓不同族群的學生能夠從課程內容中看見自己族群文化的歷史與特質,也讓主流文化的漢族學生有機會更進一步認識多元文化,使學生能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互相尊重、欣賞、接納的多元文化觀。

●本文原出處:Bourdieu 的文化再製意涵與其在學校教育上的啟示(北縣教育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二月 第六十六期) 屏東縣泰山國小教師 楊茜評

---
http://blog.xuite.net/kc6191/study/2460076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y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